服務項目

Services

失智症


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,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、老頑固,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,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,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,應該要接受治療。
依據近年來歐美的幾個長期追蹤研究,阿茲海默症可能早在患者出現症狀20年前,大腦即開始產生病變。因此,預防失智行動要及早開始。

在失智症分為兩類:1.退化性 2.血管性; 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,最常見的則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(又稱為混合型)

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

老化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,但事後會想起來。 
若做記憶測試,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。
失智 對於自己說過的話、做過的事,完全忘記。 
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,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。

有些失智症是由特定原因所造成,經過治療之後可能有機會可以恢復,這類型失智症的病因有:
  1. 營養失調:如缺乏維他命B12、葉酸等營養素。
  2. 顱內病灶:如常壓性水腦症、腦部腫瘤、腦部創傷等。
  3. 新陳代謝異常: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電解質不平衡等。
  4.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:如梅毒、愛滋病等。
  5. 中毒:因藥物、酗酒等。
  6. 其他
如何預防失智症:研究顯示,控制某種失智症的危險因子,也可能同時降低其他失智症的風險。例如,治療高血壓不但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,對於血管性失智症或混合型失智症也都有降低風險的效果。

腦中風

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,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,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,統計結果也顯示60-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
中風經常造成失能的後遺症,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,後續頻繁的就醫也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沈重的負擔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 

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,把握黃金時間就醫,即時治療與積極復健,中風是可以有效控制的。
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-FAST(快、快、快) ,以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,把握「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」: 
1.「F」就是FACE-臉歪: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,兩邊的臉是否對稱。 
2.「A」就是ARM-手軟: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,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。 
3.「S」就是SPEECH-大舌頭:請患者讀一句話、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 
4.「T」就是TIME-記下時間、快打電話: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,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,立刻送醫,爭取治療的時間。 

健康管理做得好 三高中風遠離你 

大部分的中風是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、治療積極控制三高來預防的,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只要把握以下原則,就能夠降低罹患中風之風險: 
1. 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:將三高數值控制在血壓<140/90mmHg、醣化血色素<7%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<100mg/dl。 
2. 選擇健康飲食:三餐定時、少吃零嘴及含糖飲料的習慣,飲食含豐富蔬菜水果;挑選低鈉飲食,每日鈉鹽量攝取維持2.4克以下(約1茶匙)。 
3. 養成規律運動:維持每週3-5次、每次30分鐘,依身體狀況挑選健走、伸展操、跳舞、慢跑、騎自行車等活動。 
4. 維持健康體重:建議BMI維持在18.5 ~ 24.9之間,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,女性小於80公分;若能適當減重,預期每降低10公斤體重,血壓約能降低5-20mmHg。 
5. 拒絕菸品危害: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,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,鼓勵民眾要立即主動戒菸。 
6. 定期健康檢查: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,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,服務內容包括BMI、腰圍、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。
及早發現身體異常,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等危險因子,遠離疾病威脅。